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你好4你说的按我所了解的一一向你解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也是病症最轻的一型。我想你的爸爸一定有高血压。如不加以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因为心肌缺血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无疑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你爸爸心脏不大,是窦性心率,都是好现象,说明病情很轻。从现在就要加以预防,以免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心功能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共分4级,1级是最轻的,说明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机困难或心绞痛。心脏已处在功能代偿期。
   2.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说明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有血管狭窄或缺血表现,即粥样硬化处。
   3.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又称为中性脂肪,是机体恒定的供能来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受生活习惯,饮食和年龄的影响。进食高脂高糖高热饮食后,血液中甘油三酯会明显增高。你爸爸有此症状说明你家生活条件太好啦,一定挺胖的吧。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
  房颤的治疗 近代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用于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两类:1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订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以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双氢吡碇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以及洋地黄类药物.它们作用于房室结以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过去曾有些临床医师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或预防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类(毛花甙丙地高辛)非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和β受体阻滞剂.一些随机双盲的研究表明毛花甙丙与安慰剂比较其复律的有效率和恢复窦性心律距开始给药之间无显著差异.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颠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表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各种类型房颤的治疗对策 1.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发作时即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防栓类药物是运用得最普遍的药物,其中阿司匹林有100多年历史了,原来是用作解热镇痛,后来发现它可以降低心脏病人发生急性病的风险。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就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溃疡患者要慎用。硝酸脂类药物为代表的主要是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最初用于炸山采矿,后来发现一些有心绞痛的工人闻到了硝酸甘油的气味后心绞痛就能缓解,由此就把这种药物用在了心绞痛的治疗上,后来用的时间长了,发现有了一些耐药性,由此产生了很多同功异构的药物如消心痛、鲁南欣康等,这种药物除了由于耐药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间断服药以外,这种药物还可能引起头疼的副作用。β-阻滞剂类药物就是以倍他乐克和康可为代表的,这种药物在1994年就被全世界证实可以降低心脏病人的死亡率,得到了普遍应用,它的副作用是可能心律会慢一些,如果在55次/分钟左右,可能需要医生进行调整治疗。调脂治疗是指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这三个指标进行调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以上是对“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心脏介入治疗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心脏支架或其它器械放入冠状动脉里面,这样来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股动脉穿刺后把导管送入心脏,经过导管把支架放在狭窄部位,撑开狭窄部位后介入治疗就完成了。放入支架部位以后还有可能再发生狭窄,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大约20%,再狭窄病人还可以再次做介入治疗,另外还可以做搭桥手术。传统用的是比较粗的导管,可能会把冠脉开口堵塞从而发生一些危险,现在随着器械的改革,导管变得极细。过去用的造影剂水溶性很差,注入冠状动脉后病人需要咳嗽才能排出来,这方面现在也有了很大改善。因此随着器械和技术的革命使风险率有了明显下降。
  建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目的与介入治疗一样,都是使有蹭的冠状动脉的血流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具体来讲搭桥手术就是在腿部、胸部、上臂取一段自身的血管,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连接起来,来供应心脏的血液。来看一个动画片,在腿上取下一段血管用作血管桥,术后桥血管使血液从主动脉供应心脏,这样就改善了自身血管不通畅的问题。一个静脉桥,是从腿上取下来的,一端连着主动脉,一端连着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中间的是动脉桥,把动脉桥的远端截取下来,和冠状动脉连接起来供应心脏的血液。另外还可以取上肢的桡动脉,这是常用的血管桥。作为长远效果来说选择动脉桥要明显优于静脉桥。
  以上是对“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因素及护理对策”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