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疾病?

提问时间:2016-11-01 18:48:40
  肺动脉高压发病率的问题,我为你解答,一种原因不明的极少见的累及中等和小的肺动脉的闭塞性疾病,在检查出后2~5年引起右心室衰竭或致命性的晕厥.
  男女发病率为1:5,诊断时平均年龄35岁,越年轻的病人预后越差.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内膜增生,及其所引起的血管腔狭窄.较晚期的病例有多处的中层肥厚和增生,不可逆的丛状损害及坏死性动脉炎(网状动脉病).同样的血管损害的临床过程也见于某些肝硬化病人和一些联合服用抑制食欲的药物dexfenflu-ramine-phentermine(fen-phen)的病人,该药在美国已停止上市.
  95%以上病例有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劳力时心前区疼痛和晕厥少见.许多病人有雷诺现象和关节痛,通常出现在明显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作前数年.
  诊断和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可考虑该诊断,但必须除外所有已知原因的肺心病,尤其是可治疗的肺心病(如肺栓塞).体检可发现某种程度的肺心病的表现.
  要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常需要作超声心动图,通气/灌注扫描,肺功能试验和心导管检查.如通气/灌注扫描有不相称的节段性或较大的灌注缺损,应进行肺�
  问题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如果较大的话,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肺动脉高压,但是对于几个月大小的孩子,尤其3个月以下的孩子,由于肺血管还没有完全退化,所以不是真正的肺动脉高压,不需要早期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否需要手术?何时手术?主要根据孩子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来决定。如果是膜部和肌部的小室缺,由于自愈的可能性较大,可以暂时不用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了解其变化,能否自愈。如果是较大的室间隔缺损或其他部位如肺动脉下、双动脉下以及膜周融合性室缺,则不能自行闭合,需要手术治疗。那么,何时手术呢?主要看孩子临床表现。如果孩子生长发育良好,饮食正常,没有反复上感、肺炎、心衰、多汗等表现,可以继续观察,等孩子稍大些再行手术治疗。如果孩子容易反复上感、肺炎、心衰、多汗,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严重的需要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这些孩子,肺炎治愈后就要尽早手术治疗,有些1-3个月大小时就需要手术了。意见建议:针对你的孩子,建议详细描述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以便我们准确了解病情,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时机。
  问题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饮食注意:(1)控制食盐量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和钠。如钠盐摄入过多,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同时,钠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钠盐过量,体内水分储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每日饮食中钠盐供应量以低于3克为宜;咸菜、榨菜、酱豆腐等过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为佳。(2)控制热能供应量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多食用含热量低的食物。因总热能过高时,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体重过重,应节制饮食。(3)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
  意见建议: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感冒了,吃东西不要太油,太咸,太辣这些东西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可以多吃些鱼肉,瘦肉,动物的内脏尽量少吃,多吃点蔬菜水果。要注意保养,做运动应以身体感觉不累为主
  以上是对“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肺动脉高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者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或仅出现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腹胀、心绞痛、晕厥等。由于肺动脉压升高可出现右房、右室肥厚的体征,如P2亢进,三尖瓣返流造成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闭锁不全造成的舒张期杂音和右室第三心音。右心衰竭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还可发现肺动脉高压病因相关的体征,如毛细血管扩张症和指状溃疡及指端硬化常见于硬皮病患者;吸气相湿啰音提示间质性肺病;如果患者有蜘蛛痣,肝掌,睾丸萎缩提示肝脏疾病。如果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发现杵状指提示先心病或周围血管闭塞病。
  意见建议:不会出现吐血啊,你还有别的症状么?是不是其他疾病
  指导意见:您好:心脏病饮食原则:应避免一切含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酸辣过冷. 过烫、 葱蒜、 豆类等胀气食物.以及粗粮和富含渣滓的食物等. 采取少吃多餐方式以中和胃酸.并减少胃部的过重负担. 加强日常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不过劳;除了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外.日常饮食完全正常化.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鸡、鱼、虾等由于低脂肪、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可适当食用.不存在所谓"忌口".此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
  以上是对“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