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

提问时间:2016-03-16 13:19:29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小儿先天麻痹性斜视二次手术后头还是歪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孩子1岁半时做过一次矫正手术头位好了很多但还是有点歪,到3岁时又做了二次手术,现在孩子已经5岁半了最近发现孩子又有歪头的现象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现在想知道还需要再做一次手术吗?
  斜视的治疗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犬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
   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
  quot;您好,分型及治疗;
  (一)内斜视:
  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二)外斜视:
  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大太阳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而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成终目持续的外斜视。 &quo
  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斜视手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眼球正位可使部分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特别是间歇性或新近发病患者可望获得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故不论何种斜视,用保守方法及训练疗法无效时,如手术可使眼肌恢复正常协调一致的功能,斜视不但在原位时变为正位,而且各方向运动时同步一致,能双眼单视,有立体视,手术无不良并发症者,都可手术。
   隐斜或间歇性斜视的患者,常述眼疲劳,严重影响工作,一旦保守治疗(如戴负镜片或三棱镜等)失败,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矫正眼位能够减少过度集合,消除过度调节,使视疲劳症状减轻、消失。
  以上是对“麻痹性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quot;因眼外斜肌麻痹引起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双眼注视各方向时所表现的斜视角不同,为非共同性斜视。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治疗:对于原因不明者,可试用抗生素及皮脂类固醇治疗。支持疗法,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及ATP的等,以助神经功能恢复。局部可行理疗,如超声波,音频电疗,以防麻痹肌萎缩,也可试行针刺疗法。治疗中一般都应持续遮盖单眼,防止复视的困扰。病因消除,或确知病变已不再恢复或进行者,可行三菱镜矫治或手术矫治。鼻炎引起的鼻中隔歪曲导致眼睛外邪,不能手术治疗!所以建议去正规的有一定规模技术的大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quo
  你好,非手术疗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出现频率不是很高的患儿可以保守治疗:(1)、笔尖训练,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2)、多媒体光盘训练,光盘有增视能,维视顿两种。(3)、戴负球镜治疗。
  以上是对“麻痹性水平斜视的手术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