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室性早搏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提问时间:2016-06-28 16:53:52
  指导意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一、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先考虑的三个方面:(1)是否需要用药即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2)选用何种药物其危险/效益比最谢(3)首选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1)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各种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治疗如心悸、活动后心律失常增加伴有心绞痛、气短、呼吸困难的心律失常出现头晕、头痛或暂时性意识丧失一时性黑朦伴突然出现栓塞症象的心律失常等(2)有明显症状的心律失常通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少数也可见于所谓“正常心脏”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心脏”其定义不但是现在各项心脏检查结果均属正常而且在长期观察中未见心脏的异常现象因而其预后良好判断是否是正常心脏需经严格的各项检查例如有:(1)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12导体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正侧位胸部X线片检查、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最好活动平板)必要的生化及血液检查(2)尽可能做的检查项目:心脏电生理检查左右心室造影核磁共振心脏检查核素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平均信号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必要的血内中毒物质测定(3)要考虑做的检查项目:心脏活体检查(心内膜心缉上述检查有时还需要定期例如半年至�
  指导意见:首先应对室性早搏的类型症状及起其原有心脏病作全面的了解.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决定是否给予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果无明显症状不必治疗.如果症状明显可以口服倍他洛克美心律等.如果有急性心肌缺血可以用利多卡因胺碘同等.如果有慢性心脏病变宜选用胺碘酮和倍他洛克.您最好到医院去看一下.做一个全面检查.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心律失常无临床意义有的则影响健康并危及生命因而要先考虑此心律失常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需治疗以选用何种药物为最佳选择要熟知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这类药物对心肌病变对有更严重的心脏病理状态的影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当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生理生化代谢紊乱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其的影响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医生自己的用药经验不同病例以不同的方案处理即贯彻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指导意见:如果你是良性室性早搏又没有什么其他不适症那么可以观察先期不用治疗.室性早搏一般分为两大类:(1)良性室性早搏:是指经各种检查找不到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早搏临床上十分常见良性室性早搏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增多但对健康不产生太大影响所以思想上不要负担过重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咖啡、着急、紧张、睡眠不好等可诱发良性室性早搏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治疗上可选用安定2.5mg每日3次心率快时最好选用倍他乐克12.5~25mg每日2次多半有效也可服用中药稳心颗粒一包每日3次效果也不错对良性室性早搏不主张用太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2)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是指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的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肌病您可以查一下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还可查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以排除冠心病和心肌病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应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和观察下用药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以下诱发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肌缺血、心衰、低血钾、低血镁等
  以上是对“心脏室性早搏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问题分析:您好,室早二联律说明早搏较多,但不能就此认为很危险,只是早搏多了后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会很明显,明显引起不适,同时早搏多了后长期可引起心功能受损,故若早搏多于1万次/天以上(也有认为多于一天全心动周期5%以上)需要治疗(即使无器质性心脏病)。
  意见建议:治疗方法目前有:药物:包括心律平、慢心律、可达龙、倍他乐克等,个人反应不一样,故需个体化选择;射频消融:若药物无效或出现严重副作用,且早搏适合导管消融,可尝试,目前成功率约90%左右。
  病情分析: 你好,早博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博,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可发生于正常人,
  意见建议: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低血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
  以上是对“心脏室性早搏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