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你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生育期妇女发生高雄激素性月经稀少、闭经和不孕症中的疑难病种,临床上表现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等。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不知道你有没有近期有没有生育的需要呢?
  目前而言,多囊这种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单纯的采用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效果多不是很理想。
  在这方面,上海已经走在全国,甚至是世界的前列。我们上海妇科专家会诊中心--俞瑾工作室,通过几十年的联合攻关,独辟蹊径,不仅提出了PCOS病机主要在人体生命网络中神经-生殖内分泌-代谢网络失调的论据,还发现雄激素过高是PCOS患者生命网络中主干失控的病三角现象并按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中医四诊和实验室测定,提出了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主干如遇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遗传“土壤”就易出现高雄激素、高胰岛素现象,获得了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实验数据相结合的依据,验证和确立了将PCOS分成POCS2大型4个小型,根据此方案组成了中药辨证论治,必要时结合少量、短期的不同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建立有排卵的正常月经周期,恢复生育能力,消除多毛。一旦建立了正常的月经周期,就能受孕,卵巢也不再产生过多雄激素,多毛也随之消失。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的治疗方法如下。
   (1)克罗米芬,也叫氯菧酚,舒经芬。现在一致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首选克罗米芬。克罗米芬能诱导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继而促进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卵泡刺激素浓度增高是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排卵的关键。克罗米芬治疗能使80%以上病人排卵。具体用法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天1次,每次50毫克,连用5天。通常在用药后7一10天出现排卵。若治疗1个2个周期无效,加到每天100毫克,共5天。用药中测基础体温,观察有无排卵性双相曲线。
   (2)卵巢楔形切除,即楔形切除部分卵巢。在克罗米芬问世之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卵巢楔形切除。疗效明显。多数病人在手术后很快排卵受孕。现在有了克罗米芬,卵巢楔形切除术已很少使用,只保留在药物治疗无效者。
   (3)中药。用活血补肾法诱导排卵有良好效果。
  多囊卵巢是一种免疫功能异常和内分泌失调交织的综合症,以排卵障碍和不孕为第一特征。首先是月经失调甚至闭经,不少患者出现雄激素水平过高,泌乳素水平增高,卵巢增大,出现多个小卵泡,即使诱发排卵也可出现排卵障碍或黄素化囊肿、卵巢壁厚,与胰岛拮抗有关,卵巢周围可出现免疫物质影响卵泡的成熟或排出。不少患者往往以不孕就诊检查时发现多毛、闭经、肥胖、面部出现痤疮,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对于此病多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较西药治疗佳,西医治疗主要是采用激素疗法,单纯采用激素治疗一般疗效都不是很明显,长期使用还容易损害肝肾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产生药 物依赖性,导致卵巢自身的内分泌功能降低(如: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而中医治疗理论基础为 调整内分泌水平,配合疏肝理气、活血化淤、滋补肝肾,佐以消除卵巢周围小拴子的形成,消除免疫抑制物, 临床治疗效果佳。
  以上是对“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多囊卵巢具有月经紊乱,无排卵,肥胖等症状,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一般是遗传的因素. 不过现在还有一种学说就是:肾上腺萌动假说认为,多囊卵巢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释放节律紊乱, 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食疗疗法:1.艾叶9克,生姜15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放入砂锅内同煮,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调味后饮汤食蛋,每天1次,每月连服5~6次2.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放瓦锅内共煮汤,烂熟后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5~6次. 3.苡米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红糖适量,四味同煮粥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7~8天.4.苍术30克,粳米30~60克.先将苍术水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次,可连续服食数.患者需要去正规不孕不育的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然后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以上是对“得了多囊卵巢综合症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