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我的这个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是?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降!我来给你谈谈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问题。患者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发生于20--40岁生育期的妇女。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月经稀发以至闭经。2.不孕。3.肥胖:约半数患者有此表现,毛发增多,粗而黑,有的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部分患者尚有痤疮。4.双侧卵巢增大:通过腹腔镜直视卵巢或B超显像检查可确定卵巢的体积。5.激素改变:雄激素过多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基本特征。多囊卵巢综合症尚可有以下激素的明显升高,包括睾丸酮,游离睾丸酮,雄稀二酮,LH,LH/FSH比值,游离雌二醇,雌酮及空腹胰岛素。2)一般治疗1.降低体重降低体重是多囊卵巢症的基本原则。2.醋酸环丙孕酮加乙炔雌二醇不需要生育的妇女来说,应首选此方案。3.多
  病情分析:您好,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以下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三大病因1、高泌乳素血症:据调查,大概有20%~30%左右的多囊卵巢患者,出现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是一种性激素,它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过量的雄激素,从而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2、遗传因素:多囊卵巢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部分患者就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多囊卵巢。3、肾上腺机能异常:肾上腺机能异常,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过量分泌雄性激素,导致雄激素升高从而致病。通过介绍相信您对多囊的病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您到专业的不孕不育医院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意见建议:建议您到正规专业的科技型不孕不育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具体病情采用中西医科技独到的治疗方法,科学快速怀孕才是最终的目标,愿您早日好孕!
  病情分析: 考虑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主要是应用达英35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对抗雄激素的作用,促使卵巢排卵.一般服用3-6个月左右,经过激素水平检测正常后就可以停止服药.治疗期间要积极进行锻炼,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降低体重,这样可以促使雄激素水平下降,对恢复排卵有利
  意见建议:如果上述两种方法效果都不好,就需要考虑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腹腔镜下,手术穿刺卵泡,使雄激素水平下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在症状得到控制后都可以恢复排卵,从而怀孕.但有部分患者也会复发,这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指出的是,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治疗,因此,一旦有相关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是对“想问问我的这个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多囊卵巢综合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建议您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来调理月经,因为口服避孕药主要用于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或痤疮。用法一般是自月经周期的第3天或闭经期开始服用,每日1粒,连服21天,于下次月经第3天继续服用,连服3个周期,3个月后血清FSH、LH、E2、T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
  意见建议:建议您饮食宜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如果有肥胖的话,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运动来降低体重。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患者首选的是方便快捷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孕专家指出,药物治疗对轻度的多囊卵巢患者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多数临床上因为多囊卵巢而导致不孕的患者都已经病情加重,单纯的要药物治疗很难及时见到疗效,这也是很多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多囊卵巢患者在治疗时候,千万不可病急乱投医,要进行详细的检查,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法,避免反复治疗反复复发的出现。
  意见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很难清楚判断您的状况,建议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做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只有不孕不育专科医院以治疗不孕不育为目的,会多元修复孕育微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怀孕。专科医院也专业,更能很好的找准病因进行治疗!
  以上是对“想问问我的这个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