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不能吃什么?

  中医辨证食疗方
   脾气虚弱型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
   [食疗药膳]
   1.猪血炒紫菜:猪血印克,紫菜300克(泡好),同放入铁锅炒熟吃。
   2.黄芪鸡汁粥:黄芪30克,母鸡1只(1000克),粳米100克,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切块),和黄芪放入锅加水煮成浓汤,用此浓汤和粳米煮粥,调味食用。
   3.红参圆肉粥:红参10克(切片),圆肉15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4、猪血菠菜汤
   [组方] 新鲜菠菜500克,猪血2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切段。猪血洗净,切小块先放入锅铁锅内加水煮开,然后加入菠菜一起煮汤,熟后根据个人口味调味。每日或隔日一次,连服2—3次。
   [功效] 猪血价廉物美,每100克含铁高达45毫克,堪称“养血之王”。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此此汤具有补铁养血之功效。
   气血两虚型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心悸、少气懒言,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细。
   [食疗药膳]
   1.当归枸杞猪肝煎:当归15克,枸杞1
  病情分析:你好,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见建议:建议以补铁为主,忌饮茶,因为茶会阻碍铁元素的吸收,另外食用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另外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铁锅。
  病情分析: 如果贫血不十分严重,就不必去吃各种补品,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比如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加强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已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单靠饮食疗法效果不大,但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防止复发。
  意见建议:应改正偏食、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食谱要广,适当多食含铁较多、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肉类、蛋类、鱼类、多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动物肝、血、荞麦、红薯等粗粮,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及多种新鲜果蔬。
  以上是对“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不能吃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先要区分是属于什么贫血,还可查一下血常规和血色素。缺铁性贫血 可食补 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保持膳食平衡是最好的药方。动物肝脏、猪血等,动植物食品混合吃,会增加铁的吸收率。也可以用硫酸亚铁补铁口服液等。还应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生理性贫血 由于婴儿从母体中带来的铁用尽以致出现贫血为生理性贫血,一般不需治疗。地中海贫血是中国南方比较常见的遗传病之一。父母至少一方是轻型地贫,基本没有症状,不会发展。
  意见建议: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
  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几点: 1:排除其他疾病,比如:子宫肌瘤,消化道溃疡,痔疮出血,慢性炎症,其他慢性疾病。 2: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枣,紫菜,海带,红糖,红皮花生,黑木耳,金针菜,肝脏,肾脏,红肉,发菜,黑芝麻,黑豆,黑米。动物性食物吸收率12—20%,植物性食物因含有植酸,草酸,鞣酸,纤维素影响铁吸收,不到10%。 3,服用铁制剂,目前市面铁制剂以亚铁为主,部分人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染黑牙齿。且吸收率并不高。 4,服用乳铁蛋白,乳铁蛋白是从牛乳中提取出的一种和铁高度亲和的小分子蛋白质,可促进食物中的铁吸收率提高4倍,有效改善贫血症状。轻 中度贫血单独服用,重度贫血加服1/3的铁剂。 安全没有副作用,孕妇和婴儿均可安心服用。
  以上是对“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不能吃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