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区别是什么??

提问时间:2016-03-24 12:01:11
  病情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属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心绞痛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意见建议: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绞痛都可以有胸闷发作性胸痛但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实质上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引起上述症状的.大多数病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症状多种多样影响劳动力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混淆心绞痛就是易混淆的一种.由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发生时确实存在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一般来说心脏神经官能症多发生于青壮年20-40岁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症状常在受惊情绪激动或久病后首次出现入睡前欲醒和刚醒时以及情绪激动等状态下最易发作过度劳累和情绪改变可使之加重.通过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及其负荷试验有助于与心绞痛相鉴别.生活护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经过适当休息劳逸结合镇静安神及心理疏导后临床症
  心脏神经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动能失常为主要表现,或兼有神经症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也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劳累过度亦为常发诱因。本病大多发生于青年和壮年,女性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严重者影响劳动力。心脏神经症属中医的“惊悸征忡”、“胸痹”、“郁证”等范畴。
   造成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中枢神经系统对植物性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却为其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务人员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释为严重的心脏疾病,把一般胸痛说成心绞痛或冠心病,将无害性心脏杂音视作二尖瓣病变等,这些都可能致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忧虑,而套上心脏病的精神枷锁。
   心脏神经症的病因,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平素心虚胆怯之人,易惊恐为患。或怒伤肝气,肝火上逆;或情怀不悦,肝气郁结,痰火内扰;或气郁血滞,均致心脉受损,神失安守。此外,大病久病之后,或劳欲过度,损及心脾肾,耗伤气血(阴),
  病情分析: 1心脏病是指的是器质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瓣膜变形等等。2心脏神经官能症指的是心脏的功能发挥不好的疾病。而没有器质性疾病。根据你描述的症状有些像心脏神经官能症,不过你最好还是去大医院检查一下,首先要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如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那你就是属于功能性的,也就是说你得的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得了心脏神经官能症首先自己不要紧张,要尽量放松,注意休息,并适当劳逸结合。积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还不见好转可以适量服用一些安定类药可改善症状。再不行还可服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意见建议:一般心神官能症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而是和精神情绪有关,比如紧张,压力大会有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出现。
  以上是对“心脏病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鉴于患者的疑问,心脏神经官能症本病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较持久(几小时)的隐痛,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在疲劳之后出现,而不在疲劳的当时,作轻度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希望帮到您,祝您健康快乐。Ydw
  首先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它和任何一种器质性心脏病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仅个别的临床表现和某些器质性心脏病有相似之处,经过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不难鉴别,另外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特点就是患者主观性比较强。
  第二,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很多,除了您说的以外还有心肌核素显像,PET-CT,双源CT,冠造等等很多,这要根绝具体的疾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没有那一种检查是可以涵盖所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检查金标准
  建议如有疑惑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心内科详细咨询,毕竟心脏疾患的复杂性远不止您知道的这些
  以上是对“心脏病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