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提问时间:2016-01-27 16:45:49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患二期b结肠癌T4N0M0,上周已切除,拟化疗,什么进口化疗药最好,请大夫指教。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患二期b结肠癌T4N0M0,上周已切除,拟化疗,什么进口化疗药最好,请大夫指教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患二期b结肠癌T4N0M0,上周已切除,拟化疗,什么进口化疗药最好,请大夫指教
  1.生活在大肠癌高发地区的人:大肠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些地区发病率低,有些地区发病率高。目前来说,大肠癌的高发区的原因多是地理环境因素与饮食习惯所致。而在这些大肠癌的聚集区,直肠内的细胞很容易模仿大肠癌的细胞,发生癌型病变,导致直肠癌。一般来讲,这主要是相同的环境所致。
   
   2.有前期直肠部位疾病的患者,也是直肠癌的易感人群。例如慢性直肠炎,直肠腺瘤患者。在病理学上,尽管直肠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如果患者不进行及时的就诊的话,随着病毒的侵入,良性肿瘤很可能出现恶化。同样的是直肠慢性炎症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有时候,人体细胞的内部病变,往往是从炎症的出现开始演变的。因此这些有直肠性疾病的患者也是直肠癌的高发人群。
   
   3.血吸虫病患者:血吸虫病性直肠炎患者容易患直肠癌。血吸虫病往往会导致直肠菌痢,患者出现腹泻的现象。再加上血吸虫进入大肠内的侵袭,这些人很容易出现直肠癌的病变。
   
   5.直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虽然,在病理学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直肠癌具有遗传性,但是在临床中,很多直肠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癌症患者家史。相对于人体消化道其他的癌症,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家族
  1.遗传因素:在直肠癌患者家庭中有很多都有癌肿的家族史也有不少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患癌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细胞遗传基因突变变为具有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史;
   2.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所谓西方饮食被认为与直肠癌发生有关西方国家是大肠癌高发地区直肠癌发生率高与此对比是南非斑替氏族摄取的是低脂肪而富有纤维素的粗糙食物直肠癌发病率低这些居民如移民至直肠癌高发地区饮食结构改变则发病率随之增高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粪便中甲基胆蒽物质增多可引起胆酸分泌增加被肠道内厌氧菌分解为不饱和的多不烃此两种物质均为致癌物质纤维素量减少又使粪便通过肠道速度减慢使这些致癌物质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增加而导致癌变机会增多;
   3.腺瘤癌变:瘤性息肉可癌变腺瘤可分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种类型管状腺瘤发生率高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腺瘤中有遗传性的家族性发性腺瘤被视为癌前病变一般在30岁以后发病但也有在20岁以前发生癌变者;
   4..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病等由于肠粘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
  您好!发表在外科学年鉴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直肠癌手术切除后,切缘肿瘤残余是术后局部复发和影响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此外,切缘肿瘤残余还能用来评价外科医生的手术质量。研究人员选取在1986和1997年接受手术切除的608例直肠癌患者,分析切缘有无肿瘤残余对预后的影响作用,其中586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结果发现,有28.2%的患者有切缘肿瘤残余,而且在至1998年止,有17.9%的患者发生局部肿瘤复发。进一步分析表明,切缘无肿瘤残余的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切缘肿瘤残余患者,分别为10%和38%,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2%和29%。
  另一个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患者在治疗之后免疫力与体质的降低,专家称直肠癌手术后,要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抗癌果蔬,如红薯、花菜、蓝莓、猕猴桃等,适时进补,增加自身免疫力,或配合服用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这样可以防止癌症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命期限。另外,病人康复后一定要做到少量、多次的饮食习惯,心情开阔,加强身体锻炼,营养均衡、充分,以免复发。病人康复后每年巩固一个疗程,连续
  以上是对“患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1、饮食结构(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癌症患者是一个典型的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的由来有恰恰是酸性食品的摄入过多或是生活习惯的错误。癌细胞是一个典型的喜酸性细胞。酸性体质的形成是正常的细胞癌化,是已经形成的癌细胞加倍的生长。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2、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根据息肉的组织学结构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息肉和管状息肉;根据结肠息肉的多少及其遗传性,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单发、多发和家族遗传性息肉病。
   3、结直肠慢性炎症:酸性体质造成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早期采用根治性手术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 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 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 适用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以上是对“患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