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膈丸说明书及使用禁忌?

我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椎底供血不足表现头疼.心悸.全身发软.嘴唇泛乌.接不上气.基本上天天下午发病一般持续6小时左右.用了丹参滴丸及吊液都不起作用请帮忙诊断一下患者年龄:50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是支配颌面部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的主要脑神经之一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病程呈周期性发作疼痛可自发也可因刺激扳机点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员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有效三叉神经痛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患、鼻旁窦炎、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部神经痛
   
   
   
   参考资料:
   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烈疼痛无三叉神经损害的体征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本病多见于女性常在40岁以上发缠大多数为单侧性个别病例为双侧性疼痛发作突然常从面颊、上颌或舌前部开始很快扩散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有针刺样、刀割样、触电样或撕裂样发作严重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泪和流涎等症状因此称为痛性抽搐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很短短至数秒钟长至1~2分钟可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无疼痛一般白天或疲劳后发作次数增多症状较重休息或夜间发作次数减少症状亦轻病人的唇部、鼻分、颊部、口角、犬齿及舌等处特别敏感稍一触碰即可引起一次发
  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1)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卡巴咪嗪、痛痉宁是目前认为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好的药物治疗开始口服0.1~0.2克每日1~2次逐渐加量直到疼痛消失维持2周左右再逐渐减量一般每日用量0.4~0.6克最大剂量不超过1.2克/日(2)苯妥英钠:成人开始治疗每次0.1克每日3次口服逐渐增量最大不超过0.8克/日待疼痛消失一周后再逐渐减量肌肉或静脉注射一次0.125~0.25克每日总量不超过0.5克临时用等渗盐水溶解后应用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共济失调(3)氨苯氨丁酸:可作为以上两种药物的替代药物剂量为每次10毫克每日3次逐日加量至每日60~80毫克副作用有嗜睡、恶心或呕吐(4)氯硝安定:口服开始剂量为1毫克/日分3次口服即可产生治疗效应而后每三日调整药量0.5~1毫克直至有满意的治疗作用维持剂量为3~12毫克/日此药个体差异大最大可达20毫克/天停药时应逐渐减量(5)唛酚生:口服每次1克每日3次如能耐受渐增每次3克每日3~5次至疼痛消失或将4克唛酚生溶于5%葡萄糖500毫升中于12小时滴完用药2~3天疼痛缓解后改为口服(6)维生素B12:用法每次100微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10天改
  转贴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b]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b]倪家骧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最顽固的、最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有些人患病数十年不得治愈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出现阵发性剧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难于忍受绝大多数为单侧性半数以上有明显的触发点(扳机点)饮食、说话、洗脸、风吹均可引起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患者可在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求治本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b]第一节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b]一、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疼痛大多为单侧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患者常描述成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以三叉神经第2、第3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为明显在上唇外侧、鼻翼、颊部、舌等处稍加触动即可诱发故称“扳机点”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重者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每次发作时间由几秒
  以上是对“清膈丸说明书及使用禁忌”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所导致的稚-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供血区包括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如眩晕、视觉障碍、头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内脏性障碍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其临床病征多种多样相当复杂其发作无明显规律(但颈椎病所致者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本病多突然发病每次发作多持续数分钟多不超过24小时后遗不适可持续数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属于中医学的“眩晕”范畴病因病机一、中医中医学认为眩晕的病住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前人指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风不作驯、“无火不作驯、“无痰不作驯、“无虚不作驯、“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而至眩晕的学说眩晕的发病与体质、环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以气、血、阴阳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发作期以实证表现为主缓解期以虚证表现居多但标实皆出于本虚临床上呈现虚多实少虚实错杂之象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是眩晕之病根肝肾阴精亏虚或素体阳盛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火升动脑窍受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
  精卫鸟等级:管理员威望:10文章:579积分:127金钱:2350魅力:1301注册:2006年4月20日第2楼--------------------------------------------------------------------------------经验与体会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临床上诊断思路是关键确立病名诊断后还需中医辨证准确区分标本缓急“风”、“痰”、“虚”、“瘀”孰轻孰重治疗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一、掌握中医文献加深对眩晕的认识古代中医文献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预防调理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和深刻的认识但眩晕在古代医籍中有多种名称《内经》中有“头驯、“眩冒”、“掉驯、“徇蒙尤”、“目徇”的记载《金匮要略》中称为“冒驯、“癫驯《诸病源候论》称为“风驯《太平圣惠方》称为“头旋”《济生方》称为“眩运”直至宋代陈言才在《三因方》中正式提出了“眩晕”的名称《证治汇补》中曰:“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言目眩晕”明确指出了眩和晕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中医文献中应注意这些“不同”病名的相同处以有助于理解前人对于眩晕的认识进
  以上是对“清膈丸说明书及使用禁忌”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