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胶囊作用及功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好像心口有火似的烧的吃了冶胃炎的药如奥美唑吗丁啉胃必冶香炒丸还有三联疗法当是我幽门罗杆菌是阴性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医师什么情况引起的
  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加知母黄柏而成,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慢性咽炎、急性尿路感染等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中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是滋肾阴的良药。不过六味地黄丸性温,内热之人服用后容易生内火,一般即使阴虚者有内热,也不要服用六味地黄丸。而知柏地黄丸既可滋肾阴,又可清火,所以一般阴虚内热者服用此药最为有益。杞菊地黄丸性凉,可滋肝肾之阴,降肝肾之热,不过其清火的药效却不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是以“养”字为主,可以说是比较缓和的滋肝肾之阴的药物。失眠多梦、尿黄便秘、容易上火这是阴虚内火旺的表现,你内火比较严重了,所以建议您服用滋阴清火的知柏地黄丸。不过需注意,知柏地黄丸其性以“清”字为主,降火比较有效,但缺少柔和,容易伤正气,所以不可久服,您服用一阵知柏地黄丸后内火就会减轻,然后改服杞菊地黄丸长久调养,即可解决您的诸多不适之证。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
   杞菊地黄丸可以滋肾养肝。主要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的治疗。现代药理作用上来说,可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等。
   但是,药品说明书上明确写着:肾功能、肝功能不全者,以及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以上是对“杞菊地黄胶囊作用及功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加知母黄柏而成,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也称八味地黄丸。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慢性咽炎、急性尿路感染等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相对于六味地黄丸来说,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清虚火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症状:即除了有六味地黄丸适用的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状,又有非常明显的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口渴但喝水又不能解渴,总感觉有上火的症状但服用泻火药又没有效果的,春秋季节手脚掌脱皮、反复性口腔溃疡等都是由阴虚火旺导致的,适用知柏地黄丸。
  病情分析: 明目地黄丸为迎风流泪类非处方药药品。可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意见建议:杞菊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八种药物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杞菊地黄丸可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促进肝细胞新生,预防脂肪肝发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减少东莨菪碱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还有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
  以上是对“杞菊地黄胶囊作用及功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