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怎么止吐?

  您这是早孕反应,很多人都有,没必要输液,输液的药物会对胎儿有不可预测的风险。
  早孕反应是指在妊娠早期(停经六周左右),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指导意见:
  减少早孕反应策略:一、心理战胜:心情要保持轻松愉快;自学一些保健知识,以充分认识早孕反应,解除心理上的负担。
   二、饮食对策:注意食物的形、色、味,多变换食物的大小,使其引起食欲。要减少每次进食的量,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些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B1的食物可以防止便秘,以免便秘后加重早孕反应的症状。改善就餐环境可以转换情绪,激起孕妇的食欲。
  三、适量活动:不能以为恶心呕吐就整日卧床休息,否则只能加重早孕反应,如活动太少,恶心、食欲不佳、倦怠等症状则更为严重,易生成恶性循环。适当参加一些轻缓的活动,如室外散步、做孕妇保健操等,都可改善心情,强健身体,减轻早孕反应。四
  孕妇在怀孕初期,因为对怀孕&分娩的不安而产生精神上的压力,会对妊娠反应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可爱的准妈妈们,为了胎教,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赶快丢掉那该死的不良情绪,调整好心情,这才是预防妊娠反应的捷径!
  指导意见:
  妊娠呕吐的治疗:
  ①从情感上关心孕妇,解除其顾虑,丰富孕妇的精神生活,转移其注意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信心。
  ②让尿中出现酮体的重症孕妇休息并住院治疗。治疗包括:补充水分、增加营养、防止脱水和酸中毒。一般需输液补充水、糖、盐、维生素C。
  ③可采用耳针、体针针灸神门、足三里等穴位,或用药物维生素B6、氯丙嗪等进行镇静止吐。
  ④孕妇本人可以采用自我压穴法,即用松紧带护腕压迫内关穴位的方法来止吐。护腕松紧带,可以选用体育上用的护腕套,电可以用宽的松紧带按自己手腕的粗细来制作,并在护腕带内订上一个小钮扣或用一个小金属球珠,准确地压在手腕第一道折痕下大约三指宽处的内关穴位上。
  ⑤采用饮食调理。一般来说,采用中、西医治疗,大多数孕妇的呕吐可以减轻或消失。呕吐停止后,应尽量进食,补充
  妇女在怀孕周左右开始出来恶心、呕吐、择食等早孕反应。由于多在清晨空腹时比较重,故又称"晨吐",俗称"害喜"。妊娠呕吐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属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不需要特殊治疗,而且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但有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从早至晚反复发作,不能进食,甚至吐出胆汁,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威胁孕妇生命,称之为妊娠剧吐。祖国医学称为"妖娠恶阻"。多见于对怀孕抱有恐惧、忧虑、反应敏感的年轻产妇。此外常见于多胎、葡萄胎。病因至今还十分清楚。由于反复呕吐胃液大量消耗,加之摄入少,故常导致脱水和代谢紊乱,引起酸中毒,个别严重者迁延时间长,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妊娠剧吐,除应立即住院进行检查和诊治外,还应注意其精神状态,了解其思想情绪,给予安慰,进行心理治疗调整,解除其思想顾虑。
  以上是对“妊娠期怎么止吐”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 孕妇的饮食原则上要多样化,多吃营养高,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不要偏食,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意见建议:蛋白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约占人体干重的40%左右.胎儿发育,孕妇子宫和乳腺增生等都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孕妇要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糖主要用于供给能量,孕妇代谢增强,能量消耗大,因此,大米,白面等含糖食物相应要增加;孕妇对脂肪消耗量并不多,不要吃过多脂肪,防止肥胖,增加负担;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芹菜,白菜等长纤维菜类,有助于防止便秘.胎儿的骨骼,神经,造血器官发育需要大量铁,磷,钙和各种维生素,所以孕期要注意补充这些物质.除了饮食中多吃动物肝,豆类,菠菜,贝壳类水产品和牛奶外,可适当服些铁剂,钙片和维生素A,B,C,D等,以防治贫血和缺钙.
  病情分析: 孕妇恶心、呕吐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增多的雌激素对胃肠内平滑肌的刺 激作用所致。轻微的恶心呕吐可以不必进行治疗,更不要禁食或少吃。相反如果多吃一些食物,还会感觉好一些.早孕反应严重的建议口服维生素B6,12周就会逐渐消失的 .
  意见建议:也可以服用中草药来治疗,土金双倍汤.组成有人苏子,茯苓,谷芽,巴戟天,菟丝子,白芍,白术,薏苡仁,山药,神曲,砂仁1,甘草,柴胡。用法水煎服,日1剂日服2次。还要注意妊娠期不要偏食.饮食尽可能广泛多样化.多吃高蛋白优质蛋白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喝酒咖啡、戒烟、不要接触有毒物质和辐射源。
  以上是对“妊娠期怎么止吐”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