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与治疗?

  用药治疗
  1.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是本病首要的治疗措施。及早明确病原体,根据药敏结果早期联合使用足量、有效、杀菌的抗生素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1)一般用药原则:
  ①早期用药:除部分病情较轻的亚急性患者病情允许延迟2~4天等待血培养结果选择用药外,其余的急性和亚急性患者特别是在合并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在患者入院当天连续做3~5次(每次间隔1h)血培养后,根据临床经验选药,立即开始治疗。
  ②足量用药:由于赘生物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很高,其代谢和增殖相对低下,对机体的防御系统有很强抵抗力,而病原微生物隐藏于赘生物的纤维蛋白和血栓中,且赘生物中无血管分布,抗生素很难渗透进去。因此,应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使其血清浓度达到体外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8倍以上,才能保证有足量药物渗入赘生物内,以彻底杀灭深藏于赘生物内的病原微生物。
  ③联合用药:选择2~3种杀菌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不但有协同作用,还可减少耐药性,提高疗效。
  ④静脉用药
  症状体征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起病大多缓慢、隐匿,有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因消瘦、顽固性心衰或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求医。SIE的临床表现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全身性感染的表现
  (1)发热:有80%~88%病例有发热,热型多变,以不规则发热为多见,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不少病例表现为低热,可伴畏寒或多汗。近年来不少病人无发热,可能与早期使用抗生素有关,高龄患者可能与反应性差有关。
  (2)其他与感染有关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进行性贫血,多汗和肌肉酸痛等。
  (3)杵状指(趾):多在发病1~2个月以后出现,且无发绀,以往约见1/3病例,且作为IE的重要体征之一,但近年来已大大减少。肝、脾肿大一般为轻至中度增大,以往至少有半数病人有脾大,1/4病例有肝大,但近年来肝、脾肿大亦明显减少。
  2.栓塞与血管病变的表现
  (1)瘀点:于胸、颈、四肢、眼结膜及口腔黏膜,瘀点常成群出现,亦可散在发生,压之不褪色,持续数天后消退,并常反复出现。眼底可有中心为白色的卵圆形出血灶,称为Roth斑。
  (2)Osler结:位于指(趾)垫,为豌豆大小红色或紫色痛性结节。
  (3)Janeway:损害于手掌及足底的1~4 mm无痛性出血红斑。
  以上3项可能由微血管炎或微血栓所致,为非特异性。
  (4)栓塞:是SIE的重要特征,约30%患者以栓塞为首发症状,多发生于病程后期。脑(约45%)、肾(约50%)、脾(10%~60%)、冠状动脉、肠系膜动脉、肢体动脉、肺动脉等可发生病原体栓子栓塞。产生栓塞为病原体扩散的表现,尚可引起心肌炎、心肌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等。此外,带病原体栓子也可引起局部血管炎及感染性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可以致命。
  以上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与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根据你的描述,目前检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有赘生物并中大量反流,考虑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大,这种疾病多为细菌入侵血液后未能及时诊治,导致其侵犯心内膜所致。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在于赘生物的脱落,会导致全身各个脏器的栓塞症状,比如脑栓塞、心肌梗死、肾梗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从而影响正常的身体功能。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有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其中内科治疗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比如有严重的感染症状时,此时应以应用敏感有效的抗菌素为主,抑制或杀灭细菌,控制症状,有部分患者可以经过内科药物治疗完全杀灭细菌。而外科治疗是采用剔除赘生物或瓣膜置换的方法,将赘生物完全去除,可以彻底根治。
  对于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这个问题你需要给予重视,关于你请问的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问题我很乐意为你解答: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单核细胞能吞噬异物产生抗体,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单核细胞总数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单核细胞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意见建议:单核细胞增多见于: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一般单行粒细胞明显增高.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多发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以上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与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