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斑疹伤寒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异常结果: ≥8有临床诊断价值,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更有意义。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于30年代初在我国东北首先发现,以后在我国许多地方均有流行。1942年命名为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有肾脏损害的流行性出血热称之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1978年李镐汪等首先分离到出血热病毒,1981年又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近年来,免疫学检测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自病程第1-2日IgM抗体开始出现,第3-14日阳性检出率最高,其阳性滴度3-6日达高峰,10-14日逐渐下降,故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2)、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IgG抗体,可自病程第2-3日开始检出,7-14日达高峰,最高滴度可持续2-3周,以后逐渐下降,但阳性可持续多年,虽然IgG抗体出现稍迟,但亦为特异性诊断手段,总的阳性率可达94.7%-100%,其抗体滴度与病性呈正相关,由于IgM抗体可以长期存在,故检测结果阳性时,不可忽视临床症状与既往史,应进行综合分析。 需要检查人群: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的人
  登革热说到登革热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可能大家还不太知道吧,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多了解这种疾病的预防知识,那么对于登革热的预防和治疗常识有哪些呢?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对这种疾病有所了解和帮助。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 可分为 1、2、3、4 型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
  登革热的传染途径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典型登革热的病征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
  以上是对“流行性斑疹伤寒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广州登革热疫情扩大,截止9月26日,病例数已达7747例。今年登革热感染病例中,20-59岁的青壮年占据了绝大多数。
  特征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流感样疾病,影响婴儿、幼儿和成人,但极少引起死亡。
  如果高热(40℃)伴随以下症状中的两种,则须考虑登革热: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以及出疹。症状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之后经4-10天潜伏期后出现,持续2-7天。
  重症登革热(也称为登革出血热)是一种有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的并发症。最初症状出现3-7天后会在体温(38℃)下降的同时出现一些预警迹象,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出血、全身乏力、烦躁不安、呕吐物带血。随后24-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患者可能死亡,需要进行适当医护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当今,重症登革热影响到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已成为上述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一个主要病因。
  诊断
  登革热比较难诊断,因为其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疾病(如疟疾、伤寒和细螺旋体病)混淆。医生可能要询问你的医疗和旅行史。如果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中国近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登革热病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以上是对“流行性斑疹伤寒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