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求解?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我最近视力减退得非常的厉害,后来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视神经萎缩,我原来有青光眼的,医生认为这可能是青光眼造成的眼压过高引起了眼底视神经的压迫。从而引起视神经的萎缩。我现在想知道到底有没有办法治疗呢。。视神经萎缩应该怎么样治疗呢?
  1.根据全身症状,审因审证论治
   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多为感化,营养不良,外伤,药物中毒,颅内肿瘤,他病继发,以致脏腑经络失调,气血失和而引起,因"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根据"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规律,出现视力,视觉、视野及眼底改变等局部症状外,多兼见全身症状。
  2.查瞳孔形态,辨证的转化
   视神经萎缩的患者,临床上可见眼部黑睛透明,瞳神无损,或见瞳孔稍大或瞳孔对光反射麻木。《端详瑶函》云:"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的精气,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阐明瞳孔的展缩,取决于精气的盛衰,精气聚则瞳神缩,精气散则瞳神展。又《医学纲目》云:"阴主敛,阴虚不敛,则瞳神大,"说明如果全身出现阴虚火旺或阴虚血热之证,可使瞳孔散大,展缩不灵,视力下降,以致失明。
  3.补肝肾,调气血健脾胃
   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与肝肾不足,气血阴虚有直接关系,要注重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古人云"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气血不能上升,脏腑失调,经络阻滞,通光之脉道闭塞,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濡目,因之
  病情分析: 你好,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由于神经纤维的蜕变及萎缩,病人多有视功能的减退、视野的缩小。一般原因有颅内高压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病变等。
  意见建议: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治疗,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通常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在病程早期积极治疗视盘炎及尽早解除颅内高压,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晚期无任何治疗效果。早期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药物以加强神经营养。
  你好。眼睛不仅是人体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更重要的是人体脏腑的缩影。它具有"青、红、黄、白、黑"五色,五色来源于五脏,五色随年龄和脏腑变化而变化,它的色泽是脏腑功能的反映。
  视神经萎缩理论基础是视神经乳头出现淡白色、苍白色、黄白色、瓷白色各种色泽变化。
  从中医上,整体辩证认为本病的根源在于肝、脾、肾功能失调,但失明并不意味着视神经全部死亡,其它的部分视神经纤维是由于受到压迫,缺乏营养而失去正常功能而处于休眠状态。
  实践证明,中医治疗,重在调节肝、脾、肾的功能,扶元启萎、活血通络,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处于休眠状态的视网膜细胞视神经纤维的复苏与再生,逐步提高视力,扩大视野。
  事实证明,视神经萎缩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有光感,就有复明的希望。
  以上是对“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求解”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这视神经萎缩病因治疗为首要的,其次可给予中西医综合治疗。一旦视神经萎缩,要使之痊愈几乎不可能,但是其残余的神经纤维恢复或维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应使患者充满信心及坚持治疗。由于各种药物的应用未能采取严格的双盲试验(有时也不允许),因此很难说明何种药物及方法一定有效。药物中常用的包括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及辅酶A等,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淤药类如菸酸、地巴唑、维生素E、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等。近年来通过高压氧、体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中药补中益气汤类及针刺治疗早已证明有效,可继续应用发掘整理。尚应提及的是,禁止吸烟及饮烈性酒,增强机体体质,做保健操、气功等在某些病例均有一定效果。
  “视清光明疗法”是临床研究独创的最新疗法,在运用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青光眼、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等眼科疾病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费用深得患友及其家属的赞誉,多次在专业学术交流会上以其独特的辩证观点和诊疗手法深得业界同行们的高度认同。先从病因入手,积极寻找发病原因,根据病因找治疗方法最有效。绝大多数垂体肿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即使视力损害已经非常严重,但术后视力常可得到良好的恢复。而外伤后视神经骨折引起的视神经萎缩,若早期手术减压清除骨折片,这样也可减轻视神经的压迫,从而收到较好的疗效。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治疗效果较差,可以尝试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以上是对“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求解”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