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雷诺氏病?

医生你好,昨天晚上我们一帮人出去吃饭喝酒的时候,发现有个朋友不小心一下子就晕倒了,而且后来送去医院时发现得了这个雷诺氏的病了,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病啊?平时有哪些不能吃的?何为雷诺氏病哪一个医院能治得最好的啊
  雷诺氏综合征西药治疗上没有很好的办法,可采用中医药治疗
  1.脾肾阳虚
   组成: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2g,丹参30g,细辛3g,炙甘草5g,生姜3片.
   备选方:右归丸,适用于偏肾阳不足者,见遇寒则四肢冷甚,指趾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肢体麻木疼痛,腰膝酸软发凉,畏寒怕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制附子6g,桂枝6g,淫羊藿10g,菟丝子10g,山茱萸15g,鹿角胶6g,枸杞子15g.
   加减:若肌肤甲错者,加红花10g,地鳖虫10g;皮肤溃疡者,加蒲公英10g;脾虚泄者加云苓15g,白术15g健脾止泻;寒邪重者,加干姜3g,小茴香6g以温经散寒;气机阻滞,加木香6g,陈皮l0g理气.
   2.阳虚寒凝
   组成:当归15g,白芍15g,桂枝10g,细辛3g,通草5g,吴茱萸5g,甘草5g.
   备选方:①若女性患者手足厥寒,指尖有如白蜡,继则青紫,伴头晕目眩,形寒怕冷,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多见于新陈代谢低下或身体虚弱的女性,可予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当归9g,吴茱萸9g,白芍6
  您好:引起“雷诺氏征”原因众多,因此每一个病人要根据自己的诱因来预防。(一)明确病因,继发性者应尽可能控制原发病。(二)一般防治措施:防寒保暖,尽量避免暴露于寒冷空气中或接触冷水及冷的物体;避免各种损伤;饮少量酒以增加血液循环,不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容易激动或易冲动的病人,应多加劝慰以解除思想顾虑或适当应用镇静安定药物。(三)药物治疗:如口服血管扩张药物(酚妥拉明、盐酸妥拉苏林),血管平滑肌松弛剂(烟酸、硝苯地平)等,另外手指局部可涂搽2%硝酸甘油软膏,每日2—3次,0.5%新霉素溶液或软膏用于局部坏死溃疡损害的治疗。(四)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上述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皮肤组织营养障碍者,上肢病变可施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下肢病变可施行腰交感神经切除术。药物和手术治疗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且可以减少器质性的损伤,对于改善“雷诺氏征”现象,尤其是反复发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症)主要为肢端小动脉的痉挛,其原因未完全明确, 雷诺氏综合征治疗方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缺盆;2、照海、三阴交。
   配穴:分2组。1、手三里、内关、小海、十宣;2、环跳、阳陵泉、足十宣。
   足十宣穴位置:两足十趾尖端,距趾甲0.1寸处。
   (二)治法
   主穴与配穴之第1组用于上肢病变,其中拇食指病重者加手三里,中指重者加内关,无名指、小指重者加小海。主穴与配穴之第2组用于下肢病变。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取。缺盆穴,用1寸毫针直刺,得气后作小幅度雀啄法提插,不留针,此穴要注意进针方向及深度,以免引起气胸。手足十宣穴,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深刺,反复提插探寻,使针感放射至手指尖或足趾尖。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8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以上是对“如何治疗雷诺氏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 雷诺综合征是指肢端动脉阵发性痉挛。常于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病,表现为肢端皮肤颜色间歇性苍白、紫绀和潮红的改变。一般以上肢较重,偶见于下肢。
  意见建议:治疗:雷诺综合征治疗的最重要方面当是针对原发病治疗.本病的对症治疗分为药物疗法,生物反馈和手术,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加以选用.1.药物疗法.常用药物有普里斯科耳,利血平,硝苯吡啶,胍乙啶,甲基多巴等等.此外,局部涂擦205硝酸甘油软膏,每日4~6次,经临床使用能明显减少雷诺征发作次数,麻木和疼痛显著减轻.2.生物反馈疗法.3.外科疗法.另外可以试试中医疗法.如果你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补充提问.随时欢迎.
  对于雷诺氏综合症一定要重视,你提到的雷诺氏综合症为你解答如下.病情分析:
  雷诺综合症,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症,本病于1862年由雷诺首先提出故名。传统上将雷诺症状者分为二类型:1、原发性即雷诺病,不能找到任何潜在疾病而症状和病情缓和者。2、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兼患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和病程比较严重者。
  指导意见:
  它属于末梢循环障碍,遇冷加重。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我建议你针灸配合中药,应该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以上是对“如何治疗雷诺氏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