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什么引起的??

冻疮是什么引起的??手上长过冻疮的地方起了很多红点点,夏天都不消,现在很多年不长冻疮,一年四季还是那样,按一下,红斑点消失,但过几秒又出现了,不痛也不痒,主要分布在长过冻疮的地方,看过医生,医生说是皮肤的修复功能不太好。。请问,我想知道冻疮是怎么引起的?然后又怎么消除冻疮疤痕?
  冻疮是冬季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是对寒冷敏感的人受寒冷的刺激而引起机体组织的损伤。冬天天气一冷,皮肤里的血管就收缩,以此来保住体温。而手、脚、耳等部位因远离心脏,血流比较缓慢,这些地方的血液循环就比较差。如长期受寒冷刺激,就很容易形成冻疮。轻的血管壁遭到破坏,里面的液体渗出来,因组织液回流不畅,渗出的液体不能即时回到血液中去。于是就出现红肿,刺激感受器,产生灼痛、发痒的感觉。严重的血管被冻坏,血液循环受阻,因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溃烂、不易愈合。当天气变暖时,又可自行缓解。预防冻疮: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4.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5.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问题分析: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4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
  意见建议: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自疗注意事项
  冻疮是由寒冷侵袭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损害,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手、足、耳端。治疗原则以消炎、消肿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主。治疗冻疮的中成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可供选用。
   十滴水:取棉签蘸十滴水涂搽皮损处,每日3~4次;对于已形成溃疡或继发感染者,则用十滴水稀释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日2~3次,每次敷20~30分钟。
   伤湿止痛膏:适用于未溃破的冻疮。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后贴上伤湿止痛膏,每日一次,2~3次即可见效。小儿皮肤娇嫩,要勤换药,一般以12小时为度。
  京万红烫伤膏:适用于冻疮溃破者。先用温开水把患处洗净,再外涂京万红烫伤膏适量,每日一次。用药2~3天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脉络宁注射液:把脉络宁注射液20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以上是对“冻疮是什么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关于治疗冻疮最好办法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注意,你提到的治疗冻疮最好办法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冻疮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的皮肤局限性血液循环障碍和皮肤炎症。很多人以为气温只在摄氏零度以下才会发生冻疮,其实不然,气温在10度以下时就可引起冻疮,当然气温越低发生冻疮的几率越高、时间也越快。议 1、已经发生的冻疮应除全身保温外,还要注意鞋袜不要过紧;患处需带手套,穿厚鞋袜,必要时带护耳或眼罩。局部用温水袋逐步加温,或葱根煮水或桂附煎药液(桂枝、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叶各20g)洗泡,并进行按摩。避免寒冷的再次刺激。
  2、也可以用茄子杆、花椒 生姜 红辣椒 煎水外洗。
  3、新鲜的土豆片局部外搽
  病情分析: 冻疮是由于暴露于零度以下寒冷环境引起的局限性、红斑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对寒冷、潮湿、非冰冻环境的异常炎症反应,组织学上证实冻疮为一种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是发生冻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发生在秋冬季,尤其温带气候地区冬天降温急剧并且环境潮湿时,冻疮较多见。在没有中央供暖的地区最常见。妇女、儿童和老人常受累,儿童可能与冷球蛋白或冷凝集素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你适当的衣着、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保持足部干燥及避免吸烟均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必要时使用外用止痒药,如糖皮质激素、樟脑软膏等,若发生水疱和破溃者,可外用抗菌药膏。
  以上是对“冻疮是什么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