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慢如何治疗?

提问时间:2016-02-03 20:49:01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下午发生,感觉胸口闷,血压:上压166,下压67.。心跳每分钟44次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以往没有过。曾经有心动过速;每分钟100多;有过早膊,有高血压170/95。曾服:保心丸,代文,救心丸。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请告知心动过慢的原因,及服什么药,到什么医院治疗为好。
  心率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需要治疗.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你是否有心脏病.如果心率长期过缓而且脉搏很低的话
  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也就是装起搏器.因为一般人如果白天心率就很慢的话,那么晚上就会更慢,而且如果晚上心率慢的厉害的话,就有生命危险的.因此建议去做一个24小时心电检检测,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你好
  心跳过缓不可等闲视之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 心跳过缓.
  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系统检查.
  其次,关于服药问题.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状表现各异,治疗用药有别,进服心血管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不要盲目吃药,切忌见“心药”就服.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经服药治疗症状一般可以恢复.当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诱因,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颤动,心房纤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还须做诸如电除颤,电转复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
  最后,还应注意的是,中老人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后,要冷静,因紧张会加重症状,当然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忌怒忌躁,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要过劳.定期检查身体也很有必要
  病情分析: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意见建议: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家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最有效的.
  以上是对“心率过慢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您好,正常成人应该是60~~100次/分,低于60诊断为窦率过缓, 心率慢,建议做个心脏彩超明确一下:有没有器质性病变。平时注意: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需要马上就医!
  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厚腻,炙燥,辛辣,生冷食物都应慎食或节食,且不可过饥,过饱.并要做到合理营养,平衡饮食.清淡饮食是一种少盐,少油,少动物性食物的饮食.心脏病人由于胃肠道容易瘀血水肿,影响消化吸收,故应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心功能不好者应少吃多餐,少吃油煎食物.为了增强心脏功能,必需的热量供应要保证,还须注意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
  以上是对“心率过慢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