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阳两虚应该是先调理阴虚,还是?

  您好肾虚是通过中医辨证证明的,而仪器检查不出.如果确认为肾虚,还需分肾阳虚与肾阴虚对待.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药物则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前列腺炎症的可能性极大,40%以上的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你现在的性功能问题极有可能由它引起,同时还存在中医之肾虚,[阴阳两虚,阳虚为重].建议:1到正规有专科的医院,做个前列腺液的检查,明确病因和诊断,对症治疗,三维一体方案,疗程3月左右,2戒烟酒,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不可过劳久坐,性生活要节制[2次左右/周].不可禁欲.3可服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等中药调理.4不一定非要用介入,消融等仪器治疗,一是价格较贵,二是有夸大疗效之嫌.其原理就是理疗,在家坐浴及会阴部湿热敷也可达到一定的疗效,5》慎重采取前列腺局部注射疗法,因可致
  这涉及到中医的一个术语,也涉及到临床的证型,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临床上更多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当然是肾虚的一种,而不是肾虚都是肾阴虚,肾虚是一种总称,肾阴虚各肾阳虚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种症型,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在于,如果是把肾阴是物质上的缺乏,肾阳就是功能上的匮乏,物质上的缺乏就是腰膝酸软,头发晕,还有如果在年轻人的身上出现早泄、遗精,还有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心烦,中医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现的肾阴虚就容易脱发或发白的比较早,容易耳鸣、耳背,牙齿松动,眼花的比较早一些,所以说,这是肾阴虚,肾阴虚一般说在中青年发生的比较多,我们在临床上的症状比较多,那么我再说肾阳虚,肾阳虚有一些症状和肾阴虚也是有共性的,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但是肾阳虚更体现是功能性的所谓出现的四肢不温,那个是五心烦热,这个是手脚发凉,面色容易有一些黄白畏寒怕冷,如果是中青年出现性欲减退、阳萎,人感觉经常有一种神气疲惫的感觉,因为是功能性的,更多的体现在这方面,我们说肾阳虚和肾阴虚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我究竟
  从症状上看,你应该是肾阴阳两虚。肾阴阳两虚,就需要同时补充肾阴与肾阳了。建议你吃六味地黄丸与袋鼠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推荐佛慈牌的六味地黄丸。补肾阳的话,你可以吃袋鼠精的,推荐你吃澳仕康牌的袋鼠精,纯进口的,效果比较靠谱。通俗地说,肾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最适合服用我们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则在症状上多表现为腰膝冷痛酸软,肢冷畏寒,尤其腰以下发凉,平时总比别人多穿两件衣服,夜尿频多,精神疲惫,阳痿,水肿,小便清长,失禁或不利,舌质淡等阳虚内寒的症状.有这些情况就要选用专门用来治疗肾阳虚的复方雄蛾益阳胶囊(口服液),它是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剂.
  以上是对“肾阴阳两虚应该是先调理阴虚,还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龟鹿二仙膏组方精当,由龟板、鹿角、党参、枸杞子四药组成。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意思,也是五脏诸虚不足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概括,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久失养,正气损伤,久虚不复,表现各种虚弱证候的均属虚劳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龟板通任脉而滋阴潜阳,益肾生津;鹿角以通督脉而壮阳补肾,强筋健骨;“二仙”乃“血肉有情之品”,合用则沟通任督,峻补阴阳;另配党参补气以健脾养胃,益肺生津;枸杞子养血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全方合用,阳生阴长,气固血充,故对虚劳患者尤能取效。实验证明龟鹿二仙膏具有补血、补肾、壮阳、抗辐射、抗衰老作用,能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龟鹿二仙膏的药理学、药效学研究为临床治疗诸虚百损,抗老防衰提供了科学依据。
  你好,你的情况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当归、莲须、大云、菟丝子、杜仲、巴戟、桑葚、金樱子、刺猬皮、海肭粉、云苓、枸杞、牛膝、阳古粉、白鱼膘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能迅速清理肾脏垃圾,有效滋补肝脾肾,清利湿热,消散瘀结,增强肾功能,强精壮体,标本兼治。,您现在已经出现性功能方面的障碍,引起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很多分功能性的和器质性的.您已经吃中成药3年多也没见好转,建议您换其它方法.最好到医院明确检查清楚,采取针对性治疗,如果久治不愈会引发其它疾病从而导致不育,您还年轻,一定要及早治疗.
  以上是对“肾阴阳两虚应该是先调理阴虚,还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