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渗出性慢性胃窦炎?

  保护胃粘膜的药物: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强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长胃上皮细胞寿命及轻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护胃粘膜不受胆汁损伤,避免H+反扩散。用法100mg,日3次,2周后改为50mg,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4~5周为一疗程。副作用有水钠潴留,故宜同时服用氢氯噻嗪和钾盐。②硫糖铝:该药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并能与胃粘膜蛋白质络合成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此外,本药亦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新陈代谢。用法:1.0g,日3~4次。③麦滋林-S颗粒:该药含有水溶性B334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使局部炎症消失。L-谷氨酰胺与胃肠粘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参与促进组织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用法:670mg,日3次。④胃炎干糖浆:该药主要由硫酸庆大霉素、盐酸普鲁卡因、VitB12等成分组成。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胃粘膜修复等作用。用法:5g,日3次。⑤思密达:该药对细菌和病毒有很强的固定能力,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通过与粘液的作用可提高消化道粘膜胶质的韧性,以对抗各种攻击因子。用法:3g,日3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中医妙方一【辨证】湿热蕴结中焦,热重于湿。【治法】清利湿热,理气安中。【方名】清浊安中汤。【组成】白蔻仁12克,川厚朴12克,法半夏12克,滑石30克,生苡米30克,郁金香12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劳绍贤方。二【辨证】脾气不足,脾胃虚寒,兼气滞血瘀。【治法】健脾补气,佐以温中、理气、活血。【方名】胃炎煎剂。【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用法】取上方7剂,煎成200毫升,青黛后加。每日服3次。每次10毫升,或每日2次,每次15毫升。【出处】高寿征方。三民间秘方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都有胃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会导致以下情况发生:1、胃肠道平滑肌紧张;2、胃肠道的蠕动受到影响;3、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过量分泌,使胃肠粘膜受到损伤;4、胃肠粘膜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同时胃肠的粘液分泌减少,削弱了胃肠的屏障功能;5、唾液量分泌减少,唾液中sIgA降低,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茶疗,指以茶作为单方或配伍其他中药组成复方,用来内服或外用,以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茶疗一直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自从茶被发现和利用以来,茶与茶疗一直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作为单方或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用来内服或外用,以此作为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茶疗。通过茶疗达到养生治病的效果,相对比吃保健品,心里更踏实一些,毕竟茶叶放在杯子里看得真真切切,不担心里面有一些别的成分,加上中华茶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茶的色香味俱佳,喝起来还是一种享受,易于坚持,只需要把茶杯里的传统茶叶(绿茶、红茶)换成中药茶就好了,在品茶中达到养生的目的。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茶更便捷,把良药苦品直接变成了良茶爽品。
  以上是对“充血渗出性慢性胃窦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勿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用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病因治疗: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2)饮食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3)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消除损害胃粘膜因素的药物。可吃胃用中药蜜浆,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你好,食道炎是指食道粘膜浅层或深层组织由于受到不正常的刺激,食道粘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食道炎其症状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难,心口灼热及胸骨后疼痛居多,当食道炎严重时可引起食道痉挛及食道狭窄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一般用吗丁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者是西咪替丁,枸橼酸铋钾颗粒,联合治疗比较好注意饭后避免立即睡觉.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酸甜食物,禁烟酒,生活秩序要合理
  以上是对“充血渗出性慢性胃窦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