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
提问时间:2019-08-27 16:25:45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出疹性疾病,近两年曾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有局部性小流行的爆发,在国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幼儿园这种小儿相对集中的地方,由于小儿间的相互接触而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有必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小儿,多数是由于一种叫柯萨基A16的病毒所引起的,也可以是柯萨基A5或柯萨基A10病毒所导致。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小孩突然发热、拒食或突然喜食液体样食物、手上和脚上出现红色小皮疹或小水泡,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儿口腔内出现小疱疹和溃疡、多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血常规检查是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的血象,从而被医师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这种疾病一般体温在2~3日内可以降至正常;手足的皮疹往往在2~3日后吸收,不留痂;口腔内的疱疹和溃疡可以持续1周左右的时间。通常给予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即可显效,如中成药:大青叶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西药:利巴韦林片或口服液,均可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少部分因口腔溃疡疼痛剧烈而拒食并伴有高热的小儿,可以给予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莪术油等药物静滴;口腔溃疡可以使用碘甘油、锡粒散或西瓜霜喷剂等
针对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为你解答如下:手足口病介绍:1.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潜伏期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针对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为你解答如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传播渠道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体表传播)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饮食传播)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5.直接接触患者。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病毒类型主要还是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简称为COXA16;还有肠道病毒的71型,简称为EV71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为你解答如下:看样子你妹妹不是。只对5岁以下儿童发病。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
手足口病的症状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预防基本原则(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看看宝宝有没有此类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健康。(本答案由树友推荐选出)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症状如下:先表现为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至3天后,手、足掌及口腔内出现红疹,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宝宝会经常流口水,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此病病情较为温和,可以自行痊愈,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应多喂宝宝温开水,果汁等饮料。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应去医院治疗。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要防止用手搔破水疱而引起细菌感染。
针对宝宝手足口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宝宝手足口病为你解答如下:意见建议:1,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治疗建议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针对宝宝手足口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宝宝手足口病为你解答如下:意见建议:1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治疗建议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检查治疗。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意见建议: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是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指导意见: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回答者:whaik您好,孩子的情况如果没有发烧,脚部和口腔都没有的话,就不考虑是的。不排除蚊虫叮咬的可能,给孩子多喝点水,外用点无极膏治疗再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绝大部份都不严重,不伴有发热的都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伴发热的也不太会超过10天。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是手掌,足底,口腔内出现疱疹,口腔内如果发生溃疡,则疼痛感明显,且影响食欲,需要治疗,若不影响进食,则吃一点口服的抗病毒药即可。如西药:利巴韦林冲剂;中成药:清热解毒口服液,或者莲花清瘟胶囊,效果均很好。再加上多饮水,多吃水果(不要吃太酸性水果,吃进去会比较痛)。
你好,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生于儿童,尤以三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治疗主要可以用利巴韦林抗病毒,以及蒲地蓝口服液清热解毒等对症治疗处理。
以上是对“幼儿得手足口病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