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我因为
回复区
慢性胆囊炎患者怎么办?
一、病情的分析判断
1111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变,绝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胆囊结石,极少数是由细菌或寄生虫所引起。多长期无症状表现,但有部分病人有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有的还有右肩背难受或在晚上或晚餐后右肩部疼痛等症状。如有胆石嵌顿,则可发生右上腹难以忍受的胆绞痛,常持续15~60分钟,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饱胀、烧心、打嗝、反胃等症状。有的也表现为消化不良,对脂肪饮食难以忍受。通过B超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显示出胆囊有结石和沉积物、胆囊壁增厚或萎缩。胆囊积液病人,则显示出胆囊增大。因B超腹部检查有一定局限性,故有时需要做X光的胆囊造影,以进一步确诊。

二、可以选用的非处方药
(一)西药
111苯丙醇(利胆醇),每次0.1~0.2克,一日3次,饭后服。胆囊阻塞性黄疸患者禁用。
去氢胆酸,每次0.2~0.4克,一日3次。为胆酸衍生物,可促进胆汁分泌,对脂肪的吸收和消化有促进作用,也可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胆道完全阻塞及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忌用。
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每次15~30毫克,一日3次。
山莨菪碱(654-2),每次5~10毫克,一日3次。
硫酸镁液,浓度为33%,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颠茄浸膏片,每次8~16毫克,一日3次。
(二)中成药
1菊上清丸,祛风清热止痛药。含川芎、菊花、黄芩、白芷、桔梗、栀子、连翘、防风、蔓荆子(炒)、荆芥穗、黄连、甘草、羌活、薄荷、藁本。清热散风,止痛。主治外感风热,头痛鼻塞。用于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风火牙痛等。口服,每次6克,一日3次。体虚者及儿童酌减。忌辛辣油腻食物。
黄连上清丸,著名常用清热泻火药。含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酒炒)、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主治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口服,每次1~2丸,一日2次。孕妇慎用;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脾胃虚寒者禁用。忌辛辣之物。
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药。含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体弱便溏者慎用。
此外还有加味左金丸。

三、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
1. 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难。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偏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
2.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发病诱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3. 针灸常用的主穴有: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胆囊穴(阳陵泉下3~5厘米,压痛明显处)、中脘、胆俞等,每次取三穴,强针刺,留针15~30分,5~7天为一疗程,不仅消炎、止痛,还可促进胆汁排出。


四、您是不是应当去医院
1. 在上述自我治疗之前,应首先去医院确定一下,是不是慢性胆囊炎。
2. 如果有恶心,并有向肩部放散的右上腹绞痛,可能为胆结石嵌顿,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
3. 慢性胆囊炎的自我治疗,以服用利胆药和缓解疼痛为主,但如有发烧,则提示有明显的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 如出现了黄疸(眼后底部的眼巩膜及皮肤出现黄色或金黄色)、皮肤瘙痒,说明胆道出现了梗阻,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科室分类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内分泌科 心血管内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 骨科 心胸外科 手外科 泌尿外科 烧伤科
脑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普外科 外伤科 胃肠外科 器官移植 心血管外科 妇科 产科 避孕流产 不孕不育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 小儿急救 眼科 口腔 耳鼻喉 肝病科 寄生虫 中医科 精神心理 药品 症状咨询 肿瘤科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