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长在眼睛里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神经痛能不能治?

  你好,带状疱疹老百姓俗称“蛇窝子”、“蛇丹”、“火龙缠腰” ,是由一种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由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身体抵抗力差,特别是免疫能力下降,常常在皮肤损害愈合后仍然遗留神经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神经发放异常冲动,出现顽固性后遗神经痛。早期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抗病毒药物有无环鸟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无环鸟苷最为有效。对有神经痛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但是止痛效果最好的应该是抗癫痫类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疼痛严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强的松15~30mg/d;1周后渐减量。此外亦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注射干扰素等。对于病史长、神经痛严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病人,可采取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皮疹破溃期,极其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局部消毒、外用抗病毒喷剂、勤
  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 带状疱疹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需要强调的是:引起带状疱疹的起因是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和锻炼,不是说老年人容易生这个病,是老年人更会坐着不锻炼,所以以老者居多建议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用药,祝你早日康复。
  问题分析: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沿神经分布,以红斑、水疱为主要皮肤表现,多伴明显的疼痛。 约1/3人群一生中发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合并症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达68% ,儿童和青壮年症状轻微,老年和免疫低下者发病死亡率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群后,转变为隐性感染,病毒潜伏在脊神经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免疫力降低时或发热、疲劳时发病。皮损表现为红斑、簇集性丘疱疹或水疱。大多沿神经单侧分布。少数出现多神经或双侧神经分布。部分可出现水疱播散性分布。疼痛程度不等,可剧烈疼痛或无明显疼痛。大部分患者先发生疼痛 后出现皮疹。病程为自限性,多在2周左右。基本不复发。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神经痛。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最常见 其次为颈、腰骶神经。
  意见建议:对付病毒没有特效的办法,可以服用维生素b1、呋喃硫胺片、维生素b12、甲钴胺胶囊来营养神经。
  以上是对“带状疱疹长在眼睛里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神经痛能不能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被疱疹病毒大量吞食破坏的结果,其次是残余的病毒不定期在作怪。疼痛治疗:1.可以使用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草胺、舍曲林等抗抑郁药,对止痛效果较好,但是副作用比较大,会疲劳嗜睡;2.抗惊厥药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3麻醉性镇痛药即是以吗啡为代表的镇痛药物,这类药物一般用于治疗剧痛,如肿瘤,肾绞痛等等,带状疱疹较少使用。4.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维生素B1、B12,另外针灸,拔罐对于无皮疹陈旧性的疼痛有比较可观的效果,使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外用洗剂一同治疗。
  指导意见:带状疱疹及后遗症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滞留在体内病毒侵蚀破坏末梢神经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为主。 治疗建议:可采用中医疗法, (带状疱疹及后遗症专用膏)外敷加排毒泻火胶囊内服,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就可康复。
  以上是对“带状疱疹长在眼睛里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神经痛能不能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