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是如何造成的??

  病情分析: 子宫后位,就是子宫的纵轴不变,整个子宫向后方倾倒,容易使子宫颈呈上翘状态,即子宫后倾,致使子宫颈不易浸泡在精液池中而可能影响受孕。子宫后位临床上比较常见,子宫后倒与子宫颈交界处形成一个锐角者,则称为“子宫后倾后曲”,临床上较少见。子宫后位的形成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区别,但大多数的子宫后位都可通过一定的生育指导顺利怀孕,只有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治疗子宫后位。
  意见建议:轻度的后位子宫一般无症状,严重者才会引起盆腔淤血、月经过多、经血排出困难以及白带过多、小腹疼痛、腰酸背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有些妇女甚至有性交痛或性交不适。
   对有症状的子宫后位患者,治疗关键是将子宫复位。常用的子宫复位方法有双合诊复位法、三合诊复位法、宫颈钳牵引复位法、胸膝卧式位复位法、手术复位法等。手法复位后要求患者每日在排空大小便后做1-2次胸膝卧位锻炼,每次10-15分钟,这对巩固子宫复位的效果至关重要。胸膝卧位锻炼还可预防产后子宫后变位的发生,但必须在产后半个月之后进行。若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手术复位。手术方法主要是缩短圆韧带,将子宫变为前倾前
  病情分析: 子宫后位,就是子宫的纵轴不变,整个子宫向后方倾倒,容易使子宫颈呈上翘状态,即子宫后倾,致使子宫颈不易浸泡在精液池中而可能影响受孕。子宫后位临床上比较常见,子宫后倒与子宫颈交界处形成一个锐角者,则称为“子宫后倾后曲”,临床上较少见。子宫后位的形成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区别,但大多数的子宫后位都可通过一定的生育指导顺利怀孕,只有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治疗子宫后位。
  意见建议:病因
   1、多次施行人工流产,或人工流产后未能很好保养,致使子宫向后方倾倒。
   2、由于子宫先天发育不良,造成子宫韧带松弛,[1]使子宫底部向后方或向左右两则倾倒。
   3、子宫、输卵管或卵巢发生炎症,导致子宫体和后方的直肠之间组织粘连,使子宫在牵引作用下脱离原来位置并向后倾倒。后位或后屈子宫容易使子宫颈呈上翘状态,致使子宫颈不易浸泡在精液池中而影响受孕
  病情分析: 您好,子宫体向后倒向直肠者称子宫后位。子宫后位有子宫后倾与子宫后倾后屈两种。凡子宫纵轴不变,整个子宫倒向后方者,称为子宫后倾。子宫后倒且宫体与宫颈交界处形成一个锐角者,则称子宫后倾后屈。前者较为多见,后者较少见。常见原因为多次分娩造成韧带松弛、盆底隔膜及阔韧带底部损伤。
  意见建议:轻度子宫后位(Ⅰ-Ⅱ度)一般不出现症状,无需治疗,重度子宫后位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轻者仅为腰部酸胀不适,重者整个腰部、骶尾部及两侧髂部均感酸胀难忍,个别患者酸胀延伸到下背部和两侧腹股沟。小腹部酸胀和肛门坠胀感往往同时并存,劳累和月经期症状往往加重。若得不到及时矫正,还可继发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增多、性感不快、流产、不孕等。子宫后位的患者在受孕三个月后,若后倒子宫仍未自动纠正,则膀胱颈部及尿道的变位和和宫颈上翘,可压迫后尿道发生急性尿潴留。
  以上是对“子宫后位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子宫在盆腔内的位置可呈前位、中位和后位,并有倾和屈之分。正常情况下,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即子宫体向前倾斜,子宫颈侧向后向下,使子宫体呈前屈状。在阴道深处子宫颈后方阴道围绕宫颈的部分有一个穹隆,叫阴道穹隆,性交射精后精液易积聚在此处,便于向后向下的子宫颈开口浸泡在精液中,使精子易于穿过子宫颈口进入宫腔与卵子相遇而受孕。当子宫是后位时,子宫颈呈向前向上状态,子宫颈开口不易浸泡在精液里,受孕机会明显降低。
  意见建议:预防子宫后位的方法:平时应注意体育锻炼,特别是通过锻炼增强骨盆腔内各对韧带和盆底肌肉的张力,尽量不使它松弛。同时,还应养成良好的排大小便的习惯,不使膀胱过度充盈,不因习惯性便秘而经常增加腹压。避免患慢性支气管炎时,导致咳嗽时向下用力,睡眠时最好采取侧卧位,避免子宫因重力原因倒向后方。
  问题分析:你好,正常子宫的位置一般是轻度的前屈前倾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而维持正常的位置。如果一些原因如子宫炎症、生育、先天发育等导致子宫韧带或者盆底肌和筋膜松弛的话,就会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临床上子宫后位、平位、子宫极度前屈前倾位的也有很多。不要过于担心,对生育等的影响不大的。
  意见建议:建议平时睡眠时少仰卧位,可以采取侧腹卧位或者侧卧位。如果有生育要求可以采取女前男后的性生活体位来提高受孕的机会。子宫后位容易发生便秘及劳累后腰骶部的沉重感,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等来预防便秘,劳累后注意适当的休息。
  以上是对“子宫后位是如何造成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

官方APP
让天下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版权登记号:2013SR017418